家里有老人鼎东策略,选家具总怕“不合适”?
怕棱角磕着、怕颜色看不清、怕操作太复杂?
别担心,国家已经为咱们想到了!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正式批准发布《适老家具 设计指南》(GB/T 46015-2025)国家标准,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。
这份标准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、生活需求——从家具的颜色、材料,到能不能调高度、有没有智能辅助,每一处设计都藏着“让老人住得安心、用得省心”的小心思。
1.外观和材料:处处防“坑”,全是安全感
老人眼神差、行动慢,家具的“基础安全”最关键,标准里的要求特别实在:
颜色不踩雷:主色调推荐浅米色等柔和中性色,辅助色用浅黄色等低饱和暖色调,还得和墙面、地面有明显对比——老人能一眼看清家具边缘,少磕着、少摔着;
材料够安心:优先用天然、环保材料,刺鼻、易过敏的材料绝对禁用;沙发等软包家具,必须选高阻燃材质,多一层安全保障;
细节超贴心:家具高度、角度尽量能调(比如椅子高度可随身高调节,桌子角度方便看书);外露边角全磨圆,杜绝“尖角隐患”;扶手做防滑处理,老人扶着起身更稳;坐垫、椅套能拆洗,清洁不用费大劲。
展开剩余71%上图:基于特定用户特征的橱柜产品功能尺寸示例
2.智能化设计:不炫技,只让老人“用得会”
现在不少家具带智能功能,但老人怕学不会、怕按错?标准直接划了“底线”:
操作要简单:智能交互得“一看就懂”,按钮少、字体大,操作提示直白,还能根据老人认知水平调整——不让智能变成“麻烦”;
数据能共享:如果家具带健康监测(比如测血压的智能床垫),数据要实时传给授权的家人、监护人或医护人员——老人身体有变化,可第一时间知道。
上图:常用家具产品适老化功能部件配置推荐表
3.功能配置:全是老人日常用得上的“小帮手”
家具好不好,关键看“能不能帮上忙”,标准里的配置全是刚需:
座椅类:配防滑脚垫(防椅子滑)、扶手(助力起身)、靠背(支撑腰背);
柜架类:加辅助照明(找东西不摸黑)、支撑把手(开柜门有借力)、升降挂衣杆(取高处衣物不用踮脚);
床和床垫类:装安全护栏(防翻身摔落)、健康监测预警(异常及时提醒)、助起身/翻身装置(行动不便也能自己调整);
尺寸有参考:直接列出常用家具的适老尺寸推荐值,完全照着老年人身体数据来 —— 再也不用怕买的柜子太高、椅子太矮。
上图:常用适老化家具功能尺寸推荐值
这份标准,不是冷冰冰的“规定”,更像是给家里老人的“生活保障书”。
等2026年实施后,给父母选家具,终于有了明确的“暖心指南”,不用再靠“凭感觉”,也不用再担心“不合适”。
家里有老人的,不妨先存下这份消息,以后选家具时心里有底。
(来源:人民康养)鼎东策略
发布于:北京市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